盖伊表示,在2010年,全球的光伏发货量为18GW,已经有阿富汗等少数国家实现了电网平价。
有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通过违法手段谋利,应该彻底打击。高纪凡1965年出生1985年获南京大学化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物理化学硕士学位1992年,高纪凡回到故土常州创业,成立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1997年底,常州天合应运而生。
所以在发展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同时,要非常重视储能技术的发展,这样太阳能发电才能成为能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德国从2004年开始每年的补贴就在下降。2008年开始打造天合光伏产业园,到去年年底,已经有20多家配套的企业、机构进入天合光伏产业园,随着产业园的进一步发展,到2015年以前,天合产业园应该会有60家配套企业进来,构建一个基本完整的以天合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包括材料、装备等一系列的配套企业。关于多晶硅在中国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主要是因为2008年个别厂商在多晶硅价格很贵的情况下,清洁项目还没上马就开始做,急于求成。合格的光伏产品至少有20年的保质期,假冒伪劣产品如果出了重大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的是中国光伏行业声誉。
2015年的计划会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中国市场将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达到一个更大的规模。目前,天合光能与国有的电力公司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两头在外局面的改变,也意味着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条件,正在日益提升。
市场在变,企业也应与时俱变今年3月1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了《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以无锡尚德、英利、晶澳、赛维LDK、晶龙、常州天合为例,其2011年均有超过10%的扩产计划。近期,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纷纷做出了削减光伏补贴或对大型系统设定年度补贴上限的决定。其次,解决偏远地区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建设太阳能电站是最为经济合理的方式,如果通过大电网延伸则成本太高,不如用分布式能源经济实用。
如今,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对于热情高涨的国内光伏行业会否是一盆降温的冷水?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就大多数企业而言,危机始终是如影随形,但是我们也大可不必担心,因为企业都是在应对各种危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据了解,目前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开始削减补贴,但大型光伏系统和小型光伏系统被区别对待,在对大型系统设定年度补贴上限、大幅下调补贴的同时,小规模光伏系统却备受优待,其中给屋顶项目的电价补贴更高,并且项目规模越小补贴越高。
在环境条件要求高的区域周边1000米内或重点生态功能区等敏感区域内,不得新建多晶硅项目,已投产运营的要逐步退出。受此影响,投资者的焦点也正由大型系统转向中小规模光伏系统,国内企业所收到的来自小规模光伏系统的零散订单开始明显增多。另一头是光伏产品的市场在国外从主要设备产能上来看,我国光伏组件的制造能力占全球50%以上,薄膜电池更是占到85%以上。
2010年10月初,三门峡地久矿业与德国施密德硅业公司在北京举行了多晶硅一期1000吨项目技术设备交钥匙工程协议签约仪式。据了解,目前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开始削减补贴,但大型光伏系统和小型光伏系统被区别对待,在对大型系统设定年度补贴上限、大幅下调补贴的同时,小规模光伏系统却备受优待,其中给屋顶项目的电价补贴更高,并且项目规模越小补贴越高。从政策环境来看,国家对光伏产业的总体支持力度在加强,而且相关措施也在不断完善,正变得更有针对性、更有可操作性。这是因为在屋顶发展太阳能电站,优势很明显,一是电站建在屋顶上,基本不占地。
2011年初,尚德电力中标联合国8000万美元的小型光伏系统集成项目,成为其进入中小型光伏发电领域的敲门砖。根据规定,到2011年底前,综合电耗大于200千瓦时/千克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线将被淘汰。
二是屋顶发电屋里用电,基本不用传输设施,既节约成本,又减少了损耗。有报道称,英利也正在开发高效电池和储能项目,特别是屋顶光伏系统的秘密武器,今后还会持续加大中小型项目市场的开发力度,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
当然,这必须要由国家来推动,有政策的支持。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全球光伏市场安装量达到18.2GW,同比增幅达到139%。因为光伏产业是依赖政府政策生存的行业,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对于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因为这些优势,马学禄认为,除了国家金太阳工程确定的开发区、高新区以外,还可以向居民社区、商业企业建筑等推广开去。如今,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对于热情高涨的国内光伏行业会否是一盆降温的冷水?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就大多数企业而言,危机始终是如影随形,但是我们也大可不必担心,因为企业都是在应对各种危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受此影响,投资者的焦点也正由大型系统转向中小规模光伏系统,国内企业所收到的来自小规模光伏系统的零散订单开始明显增多。
伴随着欧洲各国光伏上网电价政策的陆续调整,经过去年井喷式增长后的全球光伏市场开始步入调整期。在环境条件要求高的区域周边1000米内或重点生态功能区等敏感区域内,不得新建多晶硅项目,已投产运营的要逐步退出。
光伏行业这一系列的动向是否意味着中国的光伏企业已经逐渐摆脱危机的阴影?李俊峰表示,现在的迹象还未表明中国的光伏企业已经逐渐摆脱危机。李俊峰同时表示,光伏行业业已成为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行业内期盼政府在启动市场和营造市场环境方面多做一些事情,而不是进一步支持产业的快速扩张。
从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上看,电站运营商、设备企业都是热情高涨,加快发展的动力强劲。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投资中最低资本金比例不得低于30%,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大于3000吨/年。
市场在变,企业也应与时俱变今年3月1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了《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作为全球最大光伏产品输出市场,同时也是我国光伏产品最主要输出市场的欧洲多国纷纷削减或退出补贴政策的举动,表明需求预期已经出现萎缩,而这也将直接影响中国光伏企业的出口订单及海外市场的投资力度。但是在经历了火爆的增长过后,欧洲多国开始反思过去的补贴政策是否完善,以及大型项目占用太多土地资源等弊端。目前光伏市场还很不稳定,简单断言中国乃至世界的光伏产业已经走入良性循环还为时过早。
要启动国内光伏市场,我们认为加快在建筑屋顶上的利用步伐,是最为有效的方式,金太阳工程就是其中之一。其次,解决偏远地区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建设太阳能电站是最为经济合理的方式,如果通过大电网延伸则成本太高,不如用分布式能源经济实用。
近期,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纷纷做出了削减光伏补贴或对大型系统设定年度补贴上限的决定。重要的是启动市场,而非单纯快速扩张设备产能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马学禄表示,以前人们常说的光伏产业两头在外,一头是指高纯硅提取的技术在国外,高纯硅需要大量进口。
因为这些省份工业用电成本太高,用电量也太大,如果在这些工厂厂房上都安装太阳能电站,对于工业企业用电,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而且太阳能电站也有一个合理的收益。民用及小型商用光伏系统,因其系统规模通常在20千瓦以内,投资小、总量小、形式更加灵活,一些反应迅速的光伏企业已经将触角伸向了这一领域。
从技术方面看,我国目前已经基本掌握光伏产业各个环节的核心技术,技术水平与国外差距不大。国内的光伏行业龙头企业早在2010年就相继公布了2011年的扩能计划。此外,马学禄还建议,尤其应该注重在经济发达省份工业区中推广太阳能电站。据了解,这也是亚洲首条千吨领先技术多晶硅生产线。
另一头是光伏产品的市场在国外。以无锡尚德、英利、晶澳、赛维LDK、晶龙、常州天合为例,其2011年均有超过10%的扩产计划。
三是屋顶太阳能发电,是自发自用,而且都是在用电高峰时段发电,可以为电网削峰。2010年四季度,继航天机电和横店东磁分别宣布斥资十多亿元扩大太阳能电池产能后,东方日升也加入了扩张潮。
但经过这几年我国光伏企业的努力和国内光伏市场的发展,这种局面正在改变,目前高纯硅提取技术国内已经基本掌握,高纯硅进口量已经在逐年下降。两头在外局面的改变,也意味着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条件,正在日益提升。